垃圾分类融入城乡居民生活

垃圾分类融入城乡居民生活

小编  绿叶蓝天   3年前

1

晚饭后,浙江宁波鄞州区白鹤新村居民毛奶奶,熟练地将剩菜和用过的纸巾分装进两个垃圾袋,投入楼下的“易腐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里。跟在后面的小孙子则抱着一些废旧报纸和书本杂志一路小跑,将其投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动作娴熟。在这个小区,绝大多数居民都像这对祖孙一样,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从“没有桶”到“4只桶和一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从“一倒了之”到“自觉分类”,毛奶奶家的“垃圾倾倒史”,恰是浙江近几年实施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

浙江把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纳入“美丽浙江”建设,创新多元化模式,应用智能化科技,坚持全民化参与。到2019年底,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88%,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78%,农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盖率76%。

创新模式,让人口增多、垃圾变少成为可能

2

人口增多了,垃圾反而变少了?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杭州市余杭区就是做到了。2019全年实有人口增长12万人,但垃圾同比2018年减量7.71%;2020年以来,更是同比减量17.71%。

“这得益于我们打造了垃圾分类从前端投放到中端归集和运输、再到终端处置的全链条。”余杭区城管局固废监管科科长熊锐介绍。

在前端分类上,余杭按照“可源头追溯、有巡检督导、重习惯养成”的原则,以易腐垃圾分类为重点,推行“溯源巡检+定时定点”模式。

在中端运输上,针对居民家庭分类出的易腐垃圾、农贸市场和水果店产生的生鲜垃圾,开设清运专线;对沿街商户的生活垃圾,建立商业路段规范化收运制度,开辟“垃圾不落地音乐线”。

在末端处置上,大力推进处置能力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引入“虎哥”品牌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罗鑫是“虎哥”余杭龙兴社区毓秀家园小区站点的站长,每天早上8点开始,毓秀的居民就会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向罗鑫发出“订单”,让他来回收。

罗鑫接单后,带着便携称重器和居民们换新所需的“虎哥”垃圾袋上门,不一会便“满载而归”。站点仓库将满时,罗鑫会请总部派人来清运。站点回收的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运回总部后还要进行精细分类。为了调动居民积极性,“虎哥”回收垃圾后会返还“环保金”到居民手机账户,“环保金”可以在“虎哥”商店里购买商品。

通过上门回收、鼓励分类的模式,“虎哥”每日回收大件垃圾、可回收物超过250吨,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7%,实现了源头减量。

“除了类似余杭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浙江各地还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实践了一批既多元化,又可复制可借鉴的‘浙江模式’。”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浙江省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的“三导”模式;设立绿色环保站、易腐垃圾收集站、大件垃圾中转站,定期辅导、定人督导、定点收集,进楼入户跟踪辅导、进楼验收易腐垃圾分类质量的“精准分类”模式;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回收,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的“两定四分”模式;发挥物业公司的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作用,通过“镇街牵头、村居参与、物业为主、执法跟进”的方式,扎实提高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的“物业+”模式等。

科技加持,推动垃圾分类更精准高效

又脏又臭,是不少人对垃圾箱的印象。但在金华义乌市,一种既不脏又不臭,还可通过手机扫描投放并实时产生收益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正在颠覆市民对传统垃圾箱的印象。

家住义乌市稠江街道锦都社区的郑洪伟,现在每次出门都会带上垃圾,投入小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这天,他用手机扫描机器屏幕上的二维码,将1个塑料瓶和1块废纸板分别投入不同的回收箱里。大屏幕上立即显示回收所得为0.44元。其中,塑料瓶0.05元,废纸板0.39元。之后,大屏幕上跳出一个抢红包页面。郑洪伟点击抢到0.07元,开心地笑了起来。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既好玩,又能直接产生收益,很受大家欢迎。”郑洪伟说。

2018年7月,义乌引进了这种设备。与过去将垃圾简单分为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不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将可回收物细分为金属、塑料、纺织物、纸类、玻璃等5种,并单独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箱,分类更精细。市民垃圾分类账户金额满10元后,可直接提现。据不完全统计,它已进入义乌市300多个居民小区以及政府机关和学校等公共区域,累计铺设500余组,累计回收再生资源2000余吨、使用人数超20万人。

据了解,这种回收箱具有自动臭氧定时消毒、高温自动报警、满箱时自动通知后台等功能,既环保又安全。它还拥有一颗智慧“芯”,即自动记录每户家庭每日垃圾“分类质量”和“重量”的智能小桶;可随时了解处理终端运行情况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会一键分离固液、粉碎残渣、过滤废油的智能厨余垃圾循环处理设施;能通过“千里眼”和“数据云”管理、监督和考核居民垃圾分类、保洁员工作、处置单位垃圾回收处理的云平台……一个个智能“黑科技”的背后是一家家“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之江大地不断涌现。

如今,从分类收集到回收处置,从动员激励到监督考核,浙江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垃圾分类处理各个环节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垃圾分类”模式体系,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全民参与,做好“关键小事”加速环境改善

“垃圾千万类,分类第一位。投放不规范,地球两行泪。”正午12点,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红圩村的保洁员余爱珠便准时挎上红色小喇叭,手拉半人高绿色垃圾桶,一边播放宣传语,一边挨家挨户地收厨余垃圾。为了提升宣传效果,村里用碧湖方言和普通话录制了垃圾分类宣传语、顺口溜和三句半。

“地球可不能两行泪呀,你看我这垃圾分得对不对?”村民叶伟群一边打开垃圾袋给保洁员检查一边说,每天中午一听“地球两行泪”喇叭声,就知道该倒厨余垃圾了;早上6点半,一听“垃圾分类万代利”三句半,就知道该收其他垃圾了,比闹钟还准时。

垃圾分类宣传光好听易记还不够,好看好玩才更吸引人。红圩村村委会主任王斌打开村里的微信群:“你瞧,大家都在群里转发垃圾分类漫画呢。”

只见漫画上的卡通人物拿着牛奶盒问:“牛奶盒丢哪个垃圾桶呢?”“给我给我!”身披灰色外衣的“其他垃圾桶”兴奋地叫着,萌感十足。

“特别是孩子们,可喜欢了,我女儿都在家临摹呢。”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红圩村网格员刘妙珍说,这对从小培养分类意识很有帮助。

此外,村里还开办了垃圾兑换超市。超市里不仅有用于兑换的商品,还摆放着用旧纸盒、奶粉罐等做成的精美花篮、摇摇椅、蚊香架等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它们是村里每月举行的“变废为宝”手工艺展选出来的村民优秀作品。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大家的分类意识入脑入心、没有畏难情绪了,红圩村自然就干净了。”王斌感慨,正因为村里做好了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环境改善了,如今慕名来村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正如王斌所言,垃圾分类处理人人参与,环境才能更美好。浙江深谙此道,在全省掀起了一场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民行动。

团省委、省文明办、省建设厅联合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行动,全省20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省文明办、省分类办联合浙报集团开展全省垃圾分类达人挑战赛活动;省教育厅在全省组织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课堂;温州市鹿城区将游戏运动体验、社会实践融入中小学垃圾分类教学中;湖州市长兴县党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绍兴市上虞区制作垃圾分类科普读物幼儿绘本,在全区幼儿园发放……随着省市县联动共推,垃圾分类处理已在之江大地蔚然成风。

“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加快健全回收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政策标准体系,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面形成全民参与、分类自觉、治理高效、和谐有序的垃圾治理工作格局,高质量加速城乡环境美丽蝶变。”浙江省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绿叶蓝天   编辑: 小编
合作投稿及投诉热线: 400080002
备注:文章仅出于分享传播目的,非原创文章如未注明出处,敬请谅解,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或删除,谢谢。